首页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理财“代沟”的平衡之道

2012-07-26 18:18:20
来源:互联网

理财“代沟”的平衡之道

财迷

亲爱的财迷小姐:

我今年29,从上大学开始,已经十几年没在家长住了。在外我都是租房住,晚上一累倒头就睡,半夜再爬起来吃东西。这习惯我妈看不了,要么在我睡觉时叫吃饭,要么就数落我……唉。

这其实是小事儿。我跟我爸妈最“格格不入”的,是挣钱和花钱上的分歧。我坚信“便宜没好货”,衣服手袋我都买好牌子。我自己有财务规划,每月挣多少存多少心里有数。我早就想好了,钱攒够一定数目,先买辆车解决挤地铁的问题,然后再买个小户型的房子投资用。我不炒股,给自己上几份保险,定期存款之外买一些银行 理财 产品,基金也每月定投既省心又省力。按照我现在的实力,明年应该就能全款购车了。

回京之后,我发现爸妈不光想控制我的生活,还想掌控我财政。举例说吧,每月一到发薪日,我妈就在我边上转着圈念叨:你这个月能拿多少啊?打算怎么花啊?然后就数落我乱买东西开销大,数落我不会理财不知道存钱,数落我怎么29岁还没找个男人嫁出去等等等等。

我爸妈的理财方式特别老旧: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国库券。在他们眼里,一切不以存折为表现形式的理财都是耍流氓。他俩花钱的方式我也接受不了:我家里充斥了各种早市地摊上的廉价品:十块钱一条的桌布洗几次就有窟窿;不知什么牌子的肥皂,一股刺鼻的味道;今年初我妈兴冲冲花四十块钱买了两块布,自己做窗帘,结果你猜怎么着,晒着晒着居然变色了,铁锈黄……

抠门归抠门,更要命的是老两口特别迷信小区兜售的各种“不靠谱”保健品。前几天要买凉席,据说能降血压,售价3999元。我费尽口舌还找出好多报刊杂志做例子,他们才老大不情愿地决定不买了。可是没过两天,我妈又瞧上了一台离子水机,要不是我及时反对,估计又搬回家来了。面对代沟我该怎么办啊。

读者:小芬

小芬读者:

你说的问题其实挺典型,我觉得,几乎所有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在理财和消费上都有 理念 碰撞。老辈人经历过很穷困的时期,对金钱谨慎过了头;而咱们这一辈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环境中成长,又耳濡目染了挣钱花钱的道道儿,有代沟正常。

要我说呢,你妈“每月三问”其实重点都不在你的工资上,重点在最后一个唠叨的话题:怎么你到了29岁还没把自己嫁出去……我估计吧,什么时候你成功地给老太太找个合格女婿,她就会大大地减少对你财政收支的关注,不信你试试。

你一下班“倒头就睡”的习惯,很像我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小Q。小Q刚刚28岁已是市场总监,加起班来那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就算早回家也得晚上9点以后了,对枕头的渴望胜过一切,可又放不下眼巴巴等着她的父母,于是强撑着坐在沙发上听老人唠叨——别看只有这么一小会儿,父母却有了很大满足,反会催她赶紧睡觉。我觉得,你父母一天不见女儿,肯定关心你,你倒头就睡不和他们交流,老两口会更担心。不妨向我的朋友小Q学学,多和父母沟通。

多数老人的理财方式都很朴素,朴素到你觉得“老土”,但这也是他们人生积淀的智慧。谁说勤奋理财钱就能越理越多呢,炒股炒亏的还不是遍地都是?别小瞧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里面诀窍多着呢,说不好你还需要跟父母好好学学呢。

铁锈黄的窗帘你要是不喜欢,悄悄买一幅新的换上就是。不过我觉得,你确实该提醒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把握原则:千万别收了一大堆“三无”产品回家,不少伪劣货不单是不好用,对身体健康也不好。

在小区里花大钱购买所谓“养生产品”的事儿,财迷小姐以前说过。一句话:劝阻,万不得已呢就让他们吃个“小亏”,发现这东西没用也就不信了。这个度要把握好,别让老人因为花错了钱而着急上火。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east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