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新华网 上海9月20日电(记者 叶锋)上海本地不产名酒,上海人相对也不擅饮酒,但上海却“无中生有”地为全国乃至世界成功搭建了一个酒类商贸平台。19日晚,第八届“上海酒节”在虹口足球场拉开帷幕,“上海国际酒类 现代 商贸服务功能区”同时揭牌。
记者在酒节现场看到,近300个展位荟萃了几百个酒庄厂商近5000种酒品。丰富的酒品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智利、美国、南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还专设了茅台、 五粮液 、卡斯特、加州美酒体验馆等特色展馆。
上海人不擅饮酒,却喜“品酒”。记者在现场看不到一些啤酒节上常见的豪饮、斗酒甚至泼酒场面,倒见到不少参观者聚集在品鉴室里,绕有意兴地听取葡萄酒知识及品酒课程。
“上海酒节不以销售额、饮酒量来判断是否成功,而是致力于展示世界各地酒文化,提升 城市 居民饮酒知识和生活品位。”虹口区商务委主任刘波英说。
上海酒节始办于2005年,最初还主要是四川北路商业街的节庆 营销 活动。几年间,上海经济加快转型,致力于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酒节也悄然“转身”。借此平台,虹口区逐步探索打造“酒产业链”,先后吸引上海酒类消费指数中心、上海酒消费信息中心、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
例如,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介绍,该交易中心运营模式参照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全部采用酒品实物交易,不涉及期货、权益等虚拟交易,从而在酒厂、酒庄和高端酒品爱好者之间搭建一个安全公正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截至目前,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已有4支高端酒品上市发行。国际知名酒品葡萄牙的“Kopke Colheita 1967 Porto”日前已在交易中心举行发审会。
本次上海酒节期间,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的“上海国际酒类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区”也同时启动建设。据虹口区区长吴清介绍,该功能区将包括酒产业展示推广、数据交换与信息发布、产品追溯、职业培训、检测评价、仓储物流、贸易服务、酒类新产品与衍生品开发等8个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酒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利用酒节的品牌效应,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出一份力。”吴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