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2 23:55:51
来源: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新华网 西安10月2日电(记者毛海峰)陕西省统计局日前出台的《陕西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称,2002年以来的10年,陕西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已由37.5%提高到53.8%,已占全省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
过去10年,为改变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状况,陕西省政府采取超常发展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全省县域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10年来,全省县域GDP总量2011年跃上6000亿元台阶,达到6671.26亿元,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伴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县域财政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给县乡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民生红利”。到2011年,全省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825.11亿元,县均财政总收入9.94亿元,是2004年的7.3倍。在财政增收的情况下,陕西省出台了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及时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解决特殊利益群体现实问题等民生新政,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据统计,到2011年,陕西省县域财政用于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达67.8%,比2004年高出23.7个百分点。县均财政支出12.66亿元,较2004年增加了11.01亿元,是2004年的7.7倍。陕西成功地在县域经济发展与县乡老百姓收入分配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实现了改革发展成果为老百姓共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