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原本市场份额萎缩的自主品牌,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
近日据外电报道,德国 大众 汽车怀疑中国 一汽 集团从合资子公司 一汽 大众 盗用 大众 动力系统专利技术,担心 一汽 本土品牌对 大众 车型在全球市场上形成威胁,因此目前针对此事展开调查。
很明显,在市场、 产能 均于下风的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未来两三年的日子会很不好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此前表示,自主品牌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应该做自己能做的,擅长做的。因此“练内功”是自主品牌发展的主旋律。
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日前对《证券日报》表示,关键技术部分是可以学的,也是企业“练内功”的核心之一,但品牌差距是短期内无法赶上的。
简单模仿易惹侵权嫌疑
“其实自主品牌对技术的追求源于一个老话题,即‘市场换技术’,尤其是拥有合资公司的自主集团。”国内著名汽车评论员张志勇对《证券日报》表示,本土企业希望通过合资,吸收消化外资品牌的技术为自主品牌所用,但从目前状况看,这种模式并不成功,关键技术仍在外资手中。
“但关键技术是可以学习的”,张志勇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均抱有同样的观点,尤其对那些没有合资伙伴的自主品牌 汽车企业 (如 吉利 汽车、 比亚迪 ),初期通过逆向开发,即拿来外资技术学习,再加以改动,来达到提升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技术的目的。
但逆向研发不是侵权,因为每一家 汽车企业 在通过逆向研发活动竞争对手的最新技术之时,还会通过正向研发来开发高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因此,正向开发绝不可能独立存在,真正的正向开发必须应该与逆向开发共存。”
“通过与 沃尔沃 的交流,我们在安全技术层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之此前的积累,通过逆向与正向研发共同作用,才取得今天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成果。”在 吉利 全球鹰 GX7超五星 碰撞 解析会上, 吉利 集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对《证券日报》表示。
而此前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由于自主品牌市场持续低迷,因此自主品牌在今后的两三年内把自己能做的,擅长做的,做好就可以。
赵福全认为,自主品牌在现阶段做研发更要注重成本控制,要达到低成本,高技术,比如在安全系统集成能力足以达到保障车主安全,甚至超过同 级别 外资车型的情况下,有些可省的材料就可以省下,从而达到成本控制。
不过张志勇指出,目前自主品牌整体的逆向研发策略更多重视简单地模仿,更不用说正向开发,这不仅浪费了逆向研发的机会,还造成了正向研发的缺失,也让自己背上侵权的嫌疑。
如今年6月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对 一汽 集团的最新审计报告,指出 2008 年至2010年, 一汽 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合资合作子公司。
品牌差距明显
“虽然技术可以通过逆向开发学习,提高,但自主品牌在品牌价值层面还是与外资有着不小的差距,这就导致终端销量不济。”朱西产教授指出,而赵福全也坦言,自主与外资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
这一点从 一汽轿车 的业绩上就可以得到佐证。虽然 大众 指责 一汽 盗取动力技术,并用于 一汽轿车 的 奔腾 车型,但 奔腾 的销量并不理想。据中汽协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 一汽轿车 旗下 奔腾B50 销量 仅为3.7万辆,较去年上半年的7万辆减少了46%,同时, B50 在 紧凑型车 中的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2.6%下降至1.7%。而 奔腾B70 在2011年销量从2010年的近5万辆跌至2.78万辆,降幅达44%。
由此带来的 一汽轿车 的业绩也出现严重下滑。在近期该企业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由去年同期的盈利8亿元,转而变为亏损超过 4500 万元。而早在去年四季度, 一汽轿车 单季亏损额就高达5.4亿元。
一汽轿车 称,上半年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减少,期间费用相对增加。”其中, 奔腾B50 等车型价格较低,毛利率不高, B70 更加高端,但销量却未能提升。
而即便是 吉利 全球鹰 GX7在国内 C-NCAP 碰撞 出超五星成绩,但其在中汽协的二季度销量统计中也仅完成了不到7千辆(该车今年4月上市),即每月两千余辆,这与此前 吉利 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制订的“今年平均每月销量7、8千辆”的目标相距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