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 长安福特马自达 将存续分立为两家合资企业:在 重庆 的存续公司 长安福特 汽车有限公司,将承担 长安福特马自达 所有和 福特 相关的业务","在 南京 新设立的 长安马自达 汽车有限公司,将承担 长安福特马自达 所有和 马自达 相关的业务。"本月27日午间, 长安 汽车、 福特 汽车中国、 马自达 中国同时在其官网上挂出一份联合声明。
此举意味着 福特 和 马自达 在中国的六年联姻宣告破裂,从此只有 重庆 的 长安福特 和 南京 的 长安马自达 。一直以来因股比低而在合资公司没有话语权、分外"受气"的 马自达 宣告翻身做主人。联想起不久前娱乐圈的黄宗泽、胡杏儿分手事件, 长安福特 与 马自达 的分手也充满了娱乐趣味。
不平等股比是分手原因
27日上午其 重庆 基地扩能项目的奠基仪式上,背景板上还赫然印着: 长安福特马自达 重庆 基地。分手消息在午间突然公布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六年前的2006年3月, 马自达 参股 长安福特 ,公司正式更名为" 长安福特马自达 汽车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为 长安 50%、 福特 35%、 马自达 15%。当时 福特 持有 马自达3 3%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福特 希望它的中高端车型能与 马自达 的 小型车 形成互补,与其共同开拓中国等亚太重要市场。股权和实力的悬殊让 马自达 在新的三角关系中成了最没有话语权的一方,这也为其后来的各种受气留下了伏笔。
早在2005年, 马自达 就与实力雄厚的 一汽 成立了 一汽马自达 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后与 长安福特 联姻后则把生产放到了 长安福特马自达 , 马自达 也由此陷入了与 一汽 的矛盾之中,因为彼时 马自达 的销售权还由 一汽 完全掌握。
除了 一汽 , 马自达 更多的压力还来自 长安福特马自达 内部。在地位不平等的合资架构下,每当 产能 紧张时, 马自达 常常要为 福特 的热销车型让路,公司的各种资源也更多向 福特 车型倾斜。
马自达 借壳" 南京 长安 "重生
对不公平的合资架构早已心存不满的 马自达 ,终于在2010年争取到把 长安马自达 车型全部转移到 南京 工厂生产,摆脱跟 福特 并线生产的命运。随着2010年 福特 将其在 马自达 的股份进一步减持至2.9%, 马自达 在其中国事务的决策上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两家在中国的战略联姻关系也显得名存实亡。 马自达 寻求"单飞"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而横亘在其面前的最大难题则是为新合资公司寻找生产资质。
2011年底 长安 提出了把 昌河铃木 的生产资质转移给 长安马自达 的计划,但今年年初遭到了江西地方政府和 昌河铃木 员工的强烈反对,从而导致 马自达 的"分手"计划再一次延后。
这一次"单飞"终于成功,是因为 长安 拿出了" 南京 长安 公司"的生产资质给了 长安马自达 。隶属于 重庆 长安 汽车的 南京 长安 公司,是 长安 在2003年收购 南京 金蛙集团后设立,由于拥有整车生产资质,一直保留着独立法人。而在此次生产资质转移后, 南京 长安 将成为 长安 汽车的分公司,生产经营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一直因股比不均而分外受气的 马自达 ,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新成立的 长安马自达 合资公司的股比为50:50。
各自对未来充满信心
马自达 对"分手"后的新生活满怀壮志,希望在2016年 马自达 全球销量达到17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要达到40万辆,占品牌全球销量24%,将与美国并列成为其销量最大的市场。据悉, 马自达2 011年全年在华累计销售为214799辆,同比减少10%。2012年上半年累计销售103991辆,同比增长1%。分手后要实现40万辆的"幸福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