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继付强之后, 沃尔沃 汽车再获得一员 营销 上将。根可靠渠道信息,原 一汽-大众 奥迪 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柳燕即将加盟 沃尔沃 担任执行副总,她将与付强搭档,共同负责 沃尔沃 在华的 营销 事务。
只要是熟悉 奥迪 在华业务的人对柳燕就不会陌生,从1999年 奥迪 在华国产第一款 A6 起,柳燕即开始负责 一汽奥迪 的 营销 业务。与 奥迪 品牌一起成长的13年历程,从市场沟通到销售实操,柳燕身上留下了浓重的 奥迪 烙印,同时也让她成为国内并不多见的顶尖级高档车 营销 人才之一。
加盟 沃尔沃 ,柳燕选择了一段新的职业化旅程;而对国内高档车竞争格局而言,付强、柳燕这对老搭档的再度携手,或将开创 沃尔沃 品牌复兴的新局面。高档车竞争世事艰难,但此时的 沃尔沃 比以往更有信心。
并不意外的选择
虽然正式任命还没有公布,但相关柳燕变动的消息已经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毕竟,国内汽车界从 长春 走出的高管并不多,而像柳燕这样身负要职的实战型关键人才更是凤毛菱角。
而在柳燕身边的朋友看来,她的选择并不属于意外。一方面,不同于体制内的高级经理,柳燕从研究生毕业加入 一汽-大众 起始,就以“对事业负责”作为职业生涯的准则,无论思维还是行事,柳燕都表现的相当纯粹——那就是以一个恪尽职守的职业经理人要求自己。“对一个职业经理人而言,工作变动只是正常的职业选择,与‘政治’不相关,更谈不上什么从 一汽 ‘出走’。”评论人说道。
另一方面,选择 沃尔沃 ,重新奔赴她最擅长的高档车销售战线,也反映出柳燕对自己的清醒定位和认识。
正是基于上述两点——一个职业经理人“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以及一个国际化 营销 高管的自身定位,柳燕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出乎意料的决定,加盟 沃尔沃 ,虽属意料之外但又是合情合理。
难以割舍 奥迪 情
对柳燕而言,离开自己投入了全部心血、精力与情感亲身参与打造的 一汽 - 奥迪 事业,无论情感还是理智都难以割舍。可以说,从 奥迪 品牌进入中国成立至今,柳燕是并不多见贯穿始终的亲历者,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也是实际上的销售操盘者。这种全程参与的历史厚重感,在柳燕调离 奥迪 岗位时, 一汽-大众 对她的评价说明了一切:永远饱含工作激情,永远富有职业精神。
这种职业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她身边的下属,也赢得了历任 奥迪 外方领导的认可和尊重。曾经先后与柳燕共事的两任德方总经理:安世豪与唐迈,虽然均已不在中国工作,但在获悉柳燕离开后,都从德国发来热情洋溢的祝福;而那些一起与她拼杀战场的兄弟们,更在短时间内精心筹划给她一个告别Surprise(惊喜)。据了解,在那次告别会上好多同事流泪了,柳燕也流泪了,她告诉周围的人:这不是伤感的泪水,她自豪于,过去13年的付出都是值得。
知情者透露,事实上在两个月前柳燕调离 一汽-大众 奥迪 至今,邀请她加盟的offer就没有中断。那段时间柳燕也在思考和选择,但对她而言,一个根本原则是:绝不会加盟 奥迪 的直接竞争对手。她告诉身边人:正是因为特别珍重过去13年积蓄的 奥迪 情,也尊重 一汽集团 的培养,她肯定不会选择 奥迪 的直接竞争对手。
柳燕一字一顿地告诉记者:希望 一汽-大众 奥迪 今后越来越强、越走越好。
排除了 奥迪 的两个直接竞争对手,种种机缘将柳燕与 沃尔沃 联系在了一起。在柳燕看来, 沃尔沃 是中国人拥有的唯一国际豪华品牌,目前正处于品牌复兴的国产化前夕,有值得付出的大片潜力空间;另一方面,现任 沃尔沃 中国首席运营官付强,正是7年前负责 奥迪 事务时柳燕的老领导。观察人士相信,随着付强与柳燕再度走到一起,两人携手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值得期待。
更值期待 沃尔沃
柳燕坦言,加盟 沃尔沃 ,首先期待的是,能够为 沃尔沃 带来增值。正如4个月前,今年5月份付强就任 沃尔沃 中国首席运营官的消息传出后, 沃尔沃 士气应声大涨,甚至有准备退出 沃尔沃 体系的 经销商 看到了希望,又决心留了下来。柳燕希望,凭借过去13年里在高档车销售领域的实战经验,以及自己在国内高档车 经销商 多年合作中对 经销商 伙伴合作共赢关系的深度理解,能够为 沃尔沃 品牌复兴带来应有的促进和贡献。
柳燕当然清楚,目前所加盟的 沃尔沃 并不是处于特别有利的竞争环境。在国内高档车价格雪崩的情况下,坚持价格体系不动摇的 沃尔沃 前8个月销售增幅低于整体市场。“挑战非常大,甚至可能会超过你的预期”,在获悉柳燕即将加盟 沃尔沃 后,她的一位老朋友对她忠告。而柳燕的回应再次显露出她不惧挑战的本色:“如果没有挑战的话,还要我去干啥?”事实上,以往太多的实战经历已经证明,挑战以及压力更能激发柳燕体内的潜质和爆发力。
当然与10年前相比,目前国内高档车情势已经完全不同。市场情势更加严峻,价格竞争此起彼伏,这都对后来者所期望实现的后来者居上增加了更多难度。未来当然不会轻松,或许付强和柳燕又要再次回到重新创业的阶段,但人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之后的 沃尔沃 以以往任何时候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