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国好声音》回应质疑 揭秘导师诞生记

2012-08-01 07:36:49
来源:互联网

  那英

  刘欢

  播出到第三期的《中国好声音》依旧话题不减,这档大型音乐励志评论节目已经将浙江卫视牢牢锁定在周五晚间娱乐综艺节目的老大位置。“好声音”频出,“好评委”更是受到观众喜爱。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评委兼导师各有特点,各出奇招,一扫选秀节目“毒舌”的喧嚣咋呼,幽默中不失专业,张扬间不失诚意,成为这档备受关注的选秀节目中最大的一抹亮色。

  伴随好评同时出现的是“2000万天价酬劳”的传闻,还有观众质疑为何三期节目四位导师一直没换过衣服……此外,明星导师如何在节目现场各司其职、调侃“争抢”间还能和谐风趣,坚持传递“正能量”;他们又是如何从一口拒绝到被节目组争取而来进而成为“军师”出谋划策;按钮、合唱、“32场演唱会”……这些导师们的招牌动作和“拉票”方式又是否经过特殊设计,针对围绕导师身上的种种疑问,本报记者特意专访《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宣传总监陆伟,邀他对观众好奇的问题一一解惑。

  答疑1 导师为何一直不换衣服?

  国外原版节目就是如此

  很多细心的观众发现,《中国好声音》播出三期以来,四位导师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件衣服,连发型都没变化,那英总是中分,刘欢也老是同一件黑T恤,连姚晨都忍不住发微博问:“‘中国好声音’的几位评委老师,嫩们啥时候才换衣服啊?”对此,陆伟解释,这是节目组特意要求的,因为节目是录播,选手的出场顺序录制时是随机的,但后期播出时会根据每期主题剪辑,所以避免对观众造成误会,要求评委装束要一致。

  “如果你留意的话,在《中国达人秀》时,我们就有过这样的要求。”陆伟说,这也是和节目的版权方商量过的,“荷兰版、美版、英版的《The voice》都是一样的。”陆伟介绍,观众现在看到的前三期节目,实际上是从录制了好几天的素材中挑选剪辑出的。截止到昨天,节目组总共进行了9天录制,完成了前6期盲选的全部内容。

  对于导师们的工作安排,陆伟说,他们固定每周的三、四、五前往上海进行录制,录制日每天要工作达到12个小时。“基本上中午吃完饭开始化妆,14点到现场,一直要录到半夜零点,然后再和节目组一起开会分析当天的录制情况,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非常紧张。”在“盲选”阶段,有100多个学员要进行现场录制,他们将分散在6期的节目中播出,导演要根据大量的素材进行剪辑,导师们的着装统一是保证节目“不出戏”的关键因素。

  答疑2 请四位导师费了多大劲?

  CEO二十次飞北京“死磕”刘欢、那英

  以往选秀节目是捧红选手也捧红评委,尤其是那些在二三线徘徊靠“毒舌”或个性迅速蹿红迎来第二春的歌手或音乐人。《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则是华语乐坛重量级的人物——刘欢、那英在以前的选秀节目甚至综艺节目中是根本看不到的。请来他们,节目组宣传总监陆伟说,“我们就知道这个暑假其他任何一档选秀节目都不会是我们的对手了。”陆伟说,因为这档节目按照荷兰版权方的设计,就是需要两位一线大牌,加上一个在年轻人中有影响力再加上一个选秀出身的歌手担任评委。“制作公司的CEO田明不下20次飞到北京,一开始联系了多位一线大牌,他们听到后的第一反应都是立刻就拒绝了,后来田明一次次上门,带着美版、英版不同版本给这些大腕看,让他们了解节目对国内音乐市场的意义何在。”经过了近四个月的努力,刘欢和那英几乎在同一时间答应下来,“我们对自己的制作能力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把握,最大的担忧就是能不能说服这些一线大牌,要是只能请到二线的这事儿就失败了。”

  后来,刘欢和那英敲定后,他们和节目组一起开会,定下来另外两个人选,“那英和杨坤很熟,庾澄庆和刘欢之前也合作过,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很好,也有利于现场的气氛调节。让我们最感动的是,这些导师给节目组提供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像那英,亲自开车带着我们去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还有前‘零点乐队’贝斯手王笑,她说,现场伴奏这事儿太重要了,一定不能马虎。”

  节目火了,陆伟说,导师们的投入让他们都感到意外,也振奋了整个团队的信心,“以前的选秀节目对音频都不太重视,觉得只要舞台漂亮就行了,我们可以说在细节上都做到极致,这些综合因素让‘好声音’击败了其他同类节目。”

  答疑3 导师动作、调侃经过设计?

  杨坤的表现最出人意料

  “我的小心脏动了一下”、“我今年有32场演唱会……”杨坤的口头禅让人都能背下来了,那英在按钮前总喜欢把头埋在桌面上,刘欢总是最后一个发言,庾澄庆很好地完成了节目组安排给他的“主持人”任务,四位导师在台上的表现让人已经摸出了套路,杨坤甚至还有了“杨三十二郎”的称号,他的表现则最出人意料。

  “我们原本以为杨坤会相对弱一些,本来他这个角色是需要一位选秀歌手,但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杨坤本人成名较晚,经历了多年的坎坷和沉寂,他现在虽然也站到一线位置,但他更容易和那些北漂的选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没想到他在台上很风趣,有很多话让人感到意外,却又觉得动容。”陆伟说,他们只是告诉几位导师,在按钮转身时最好有自己的标志性动作和表情,“因为按钮是整个节目最大的悬念点,我们也给几位导师看了很多美国、英国专场的视频,他们也对如何呈现自己的心理活动有了心得和想法。”

  陆伟说,他们严格保证导师在“盲听”前是见不到任何一位选手或了解其背景资料,“我们需要捕捉导师转过身来脸上的瞬间表情,这是很难装出来的,所以我们不会冒着风险,提前和他们沟通,像台湾的盲人选手张玉霞,可以看到评委转身过来脸上是震惊的表情。”对于有观众认为,导师们在座椅上时“表演的痕迹太重”,陆伟解释,节目组需要导师不仅在一种评判状态中,还要进入一种欣赏音乐的气氛里,好像这是个派对,“我们不需要导师们很克制地欣赏,而是有感觉时也能摇头晃脑。如果选手唱的一般,他们肯定不会故意眉飞色舞。”

  答疑4 四位导师酬金2000万?

  几位导师参与节目分成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首期过后,就传来了节目8000万的制作费中有2000万是付给四位导师的酬劳。对于这些动辄一场演出出场费以几十万计的歌星来说,2000万的价格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陆伟说,这的确是不真实的消息,四位导师的酬劳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他们将参与节目的收益分成。“具体的收益方法,是商业机密,所以不便透露。”

  在全部的节目播出过后,这些选手的演唱作品将做成彩铃放在中国移动音乐门户网站上,彩铃的下载收益和选手其他的市场价值导师都将参与分成,可以说是一种长线的投资回报。导师对节目的投入和付出,对学员的培训、指导和选择、判断都可以看做是前期投资。 在6期的“盲选”过后,导师将用半个月的时间对挑出的14个学员进行辅导,并将邀请自己的圈内好友一起参与对学员的培训。在第二阶段的比赛中,14名学员将被两两分组,演唱同一首歌曲进行PK,导师择其一留下,进行下一阶段的比拼,直到每位导师只剩下一位学员。“我们对导师有过承诺,挑选自己旗下学员的过程全部由自己做主,不受其他任何人的干扰。”对于每位导师如何挑选到正好14名学员,陆伟说,他们在第六期节目中将弥补选人不足的遗憾,“之前导师会留下名额等待更好的学员,但可能全部听完发现没有让自己更满意的,会对之前拒绝掉的‘好声音’重新筛选,再把那些中意的救回到自己的队伍里。”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east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