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评论:“好声音”哈林组,导师风格专场

2012-09-01 12:23:55
来源:互联网

哈林组昨晚上演学员对决

  东方网9月1日消息:哈林组绝对不是“死亡之组”,这一场下来,看的不是比赛,看的是寂寞,刷的不是微博,刷的是热闹,看得不是选手,看的是哈林风格专场。

  从哈林选的学员来看,就知道这一场必定是最具导师风格的一场。哈林不要像刘欢一样纠结,他的这一组学员,在选歌上基本上就可以定出胜负,每一队都总有一个是明显有优势而另一个要吃亏的,大山和陈俊彤,陶虹旭和吴莫愁,怎么都有一个是要去将就的。而实力旗鼓相当的却很难出特色,葛林和褚乔的那一曲《我愿意》,真有点“不摇滚不好意思”的意味,但这一队也是被批最多的,两位各具实力的学员为了形式而形式的表演缺失了感染力。所以在少了悬念(尤其是有剧透版在先),又少了火药味,还少了像刘欢那样确实难割舍捶胸顿足的表情,这场比赛下来,顿时好看度下降不少。

  这一场是哈林个人风格和喜好最浓的一场,第一轮选手几乎都被贴上了“哈林”的标签。可能昨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选手摇滚、爵士、花哨和技巧,选手都极尽其能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你看小王子的眉毛和鼻梁都挤一块去了,愣是用高音镇住了嗓音很有特色的谢丹。之后的王韵壹、赵可和吴莫愁都是非常有技巧和气场的选手,技巧多了,情感就少了,或者换个角度说,爵士确实还不够大众化,不太适合在这样全民关注的舞台。

  因为技巧过多,昨晚的表演明显效果不如刘欢那一组。第一轮过后,微博上刷的也大部分是关于谁唱得更高潮谁表情更畸形,而像李代沫和郑虹那曲《如果没有你》一样难分伯仲令观众纠结的情况这一场几乎没有。好在第二轮有所改变,王韵壹的《忘不了》被网友称终于“回归正常”了。

  风格太哈林了,反倒让许多选手不适应,不过左右就是个比赛,比得就是谁先适应舞台谁先适应导师嘛,不是么?除了因为技巧太过抢戏之外,其实没什么不好,千万别将抨击的高度上升到台湾的流行音乐!要说台湾的流行音乐不比内地的流行音乐要走在前面多几步么?那英也是经过台湾音乐的包装才去掉“土味”的。再说,导师从来都是“好声音”的一部分,如此导师风格的专场,大概也就哈林这一组吧。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east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