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是上海乐迷的老朋友了,这位桂冠指挥兼钢琴家曾以双重身份数度亮相申城。10月24日,他将携悉尼歌剧院常驻乐团——悉尼交响乐团来到东艺,指挥台上的他,带来了乐迷期待的权威曲目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接受记者采访时,阿什肯纳齐饶有兴趣地回忆起1979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记忆,当年在上海的短短6天,至今印象深刻。
权威执棒演绎“肖十”
回忆起第一次来华的场景,阿什肯纳齐告诉记者,那是1979年10月,应英国BBC电视节目之邀,在上海待了6天,“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开放,古典音乐重新回归,我听了一些孩子的演奏,做了几个采访,还指挥了上海交响乐团,虽然那只是短短的数十分钟。当时,所有演奏员都身着制服,团里只有男性,没有女性。很巧,去年我又指挥了这个乐团,彩排时,我问大家,是不是还有人记得当年的我,一位小提琴家站起来说,当时他就在团里”。
33年后,重回上海,阿什肯纳齐带来了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让很多乐迷颇为期待,丰厚的音乐背景及对肖斯塔科维奇超凡的解读能力,使他当仁不让成为当今古典乐坛诠释这部作品的最佳人选。“肖十”延续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哲理悲剧交响曲路线,四个乐章的调性糅合进了作曲家德语名字的开头字母DSCH,丰韵的潜在语汇、炽烈的情感世界和矛盾冲突,使得乐曲极富故事性;但因其编制大、难度高,演奏“肖十”对于任何一个乐团和指挥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出机会并不多。
阿什肯纳齐出身于俄国的音乐世家,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学校学习。1955年,他在肖邦钢琴比赛中崭露头角,翌年,又在伊丽莎白女王钢琴比赛中折桂,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他曾与包括捷克爱乐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众多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合作,丰富的指挥经验使得阿什肯纳齐具备了驾驭“肖十”的技术条件,而他与肖斯塔科维奇颇为相似的生活经历,又使他拥有情感上的共鸣。2003年,他携英国爱乐在科隆、纽约、维也纳、莫斯科四地上演“斯大林时期的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系列,被视为是向大师最好的献礼。
悉尼交响乐团牵手王健
此番与阿什肯纳齐合作的悉尼交响乐团,是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的常驻乐团,乐团创建于1932年,每年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出场次达到100场左右。2009年,阿什肯纳齐开始担任悉尼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二者的联姻被誉为“悉尼交响乐团乃至整个澳大利亚古典音乐最大的胜利”。随后,乐团在阿什肯纳齐的带领下,开始了广泛的国际巡演,在积累实战经验的同时,更培养出了乐手与指挥间如父子般的亲密,乐团也由此成长为世界最优秀的管弦乐团之一。
今年,作为“中澳建交4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悉尼交响乐团将在阿什肯纳齐的带领下,10月开始在中国天津、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青岛六个城市巡演。10月24日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会上,乐团将与活跃于当今乐坛、出生于上海的大提琴家王健合作,演绎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曾多次与阿什肯纳齐合作的王健表示:“当我第一次听阿什肯纳齐的指挥时,就深深地被他线条般流畅的音乐所折服。他的音乐让人倍感亲切,就和他本人一样。”
[链接]
捷杰耶夫和托马斯相继造访申城
除了阿什肯纳齐执棒的悉尼交响乐团,东艺“大师交响·集结号”还将于11月再迎两支重磅乐团,指挥和独奏家的阵容相当强劲。
作为中国上海第14届国际艺术节闭幕演出,11月20日,“音乐沙皇”捷杰耶夫亲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钢琴家郎朗同台,带来整场普罗科菲耶夫作品。11月14日和15日演出两场的旧金山交响乐团也有着浓浓的俄罗斯元素。首场,在被称为“伯恩斯坦第二”的万人迷指挥家托马斯的执棒下,乐团与美女钢琴家王羽佳联袂,奏响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及《第二交响曲》;第二场,作为当今马勒作品的最佳诠释者托马斯,将携合作长达17年的百年名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带来“压箱”曲目——马勒《第五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