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一家 餐厅 从2009年至今再没启用过。
一般商品无条件退货期不过7天,但 北亭广场 [ 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 ]早年出租的商铺退货期长达5年。
由于事前有五年之约,从2007年起成为番禺地标性建筑之一的北亭广场,都在今年 金九银十 迎来退铺潮。9月29日,近百名长租客齐聚北亭广场申请退铺,要求北亭广场退回此前一次缴清的20年租金,并到番禺区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昨日下午2点半,番禺信访部门在北亭广场召集长租客和投资商广州宜源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宜源公司)进行协商。据了解,宜源公司方面并不愿意退铺,表示可能延长租期。
长租客退铺潮
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假,投资客李明(化名)在煎熬和等待中度过。
5年前,2006年底,李明一次性付款约140万元,在番禺大学城北亭广场一楼租了一个104平方米的商铺,租期20年。
“这笔钱当年在 珠江新城 [ 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 ]差不多可以买一套三房了”。李明业余兼投资房产,持有多套物业,他称北亭广场是其投资史中的败笔。
签约租铺时,李明到现场查看,“当年感觉规划得确实不错,也允诺有麦当劳、 绿茵阁 [ 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 ]、真功夫、KTV、电玩、电影、溜冰场等知名品牌进入”。最终让他吃了称铊铁了心的是地产界中几乎从来没有的,可以在5年后不满经营退铺,且拿回租金的约定。
据北亭广场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亭广场占地面积达8.9万平方米,为投资商宜源公司向北亭村租地25年而建,租金大约8元/平方米/月。投资商建起约面积12万平方米的北亭广场后,自持95%经营,将大概5%,即六七千平方米约230多个商铺对外长租给投资客,租金约1万至2万元/平方米之间,合约20年。
长租客们与宜源公司签的合同第四条显示:在2012年9月29日至2012年10月29日约定期间,如乙方不满北亭广场的经营状况,可无理由提出退铺申请,甲方在收到乙方退铺书面申请后一个月内,无息退还乙方已交给甲方的租金,之前该项商铺产生的收益归乙方所有。双方同时办理该商铺的移交手续。
这个五年之约,成为投资客们拿回本金的最大希望。
9月29日上午9点多,近百名长租客从省内外各地赶到北亭广场要求退铺,并赶到番禺信访局反映,直至下午2点多方四散回家。
尽管有关部门允诺10月10日会召集投资商等协商,但如李明直等到10月15日,方得以和投资商碰头协商。
五年之痒运营商换了二次
五年来,北亭广场几经风雨。
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运营商离去,新的运营商进驻。但至今无一例外,三任运营商都是大张旗鼓进驻,静悄悄撤场。
今年9月,刚进驻一年的海航,也仓促撤场。如果不是众店铺都不见人影,现场随处可见的“海航Y H活力影城”、“海航YH青年阁”、“给城市一颗年轻的心”、“率先进驻”等众多造势条幅,极易令到场的人产生刚开张的错觉。
这些年间,北亭广场已成为广州众多商家和地产人士眼中较受争议的商场之一。它给行业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在一些商家中口口相传,甚至成为不少市场 营销 大学生写论文的研究对象。
2007年9月28日,北亭广场正式开业,包括真功夫、麦当劳、元绿寿司、歌莉亚等约4成商家同期开业,出租率约达六成。但开张不到一个半月,11月中,北亭广场高层就对外透露广州恒生集团将加入,约融资2000万元。当年底,北亭广场以1.2亿元低价转手恒生集团。
事隔数月,2008年3月,宜源公司包括董事长、常务副总等6名高层集体辞职。一名辞职高层认为,离开主要因为经营团队和新股东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营分歧。
“其实当时可以做成 汽车 的零售卖场,甚至曾经已经在谈了,但后来没有采纳”。一名“看着北亭广场从图纸变成如今模样”的资深商业人士透露。
但恒生集团接捧后亦未能将北亭广场盘旺。自2009年起,大学城北亭村村民多次对外爆料称北亭广场“开出空头支票甚至假支票恶意拖欠土地租金,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往往在村委会干部三番四次催缴及上级政府协调下才交租金”,街道办等也曾介入协调。
2011年7月,北亭村村民一度运去10余车泥沙废料,堵住北亭广场多个进出通道及大门。此后两月,海南航空集团高调接捧,这是海航在华南地区的首个Y H项目。
北亭广场 物业管理 处总监黄先生表示,海航进驻后投入了四千多万多重新装修和招租,“光装修就花了三千多万元”,“大家都以为从此会好起来,但始终是没有起色。”
失败的投资
“反反复复折腾几次,心都凉了。最开始时满怀期待,后来衰落后学会等待,有新的投资商进驻以为又盼到了曙光,现在又称会有新的运营商入驻,但我们已经麻木了,不抱希望了”。70后陈小姐当年花了14万元在淘宝街2楼长租了一个13平方米的商铺,收铺不久后顺利和商家签了三年租约。
“但商家经营了两个月不赚倒亏,提出不要押金退租了”。考虑到租客退租后还得倒贴33元/平方米/月的管理费,李小姐在只收了两个月的租金后就免费让租客继续营业,未料这名租客撑了几个月终是撤场。两个月共2200元的租金收入,陈小姐自称是买铺五年来的唯一一笔“回报”。
李明自认比陈小姐更悲催。除了当年一次性支付的140万元租金外,他自称在这五年间倒贴了五六万元的管理费。他的商铺在一楼,“附近是公交站,但这五年间基本都是空置”。
“2007年租金大约每平方米80至100元,到2008年就变成50-60元,再后来30元,甚至不收租也租不出去。”李明说,店铺本来曾经出租成功,但后来物管因为有些人没交管理费就经常不开空调,甚至经常停水停电,导致很多租客都受不了就搬走了。
比起曾经进驻的一些个体商家,一些投资客认为自身损失更大,“商家看到火不起来,经营短时间就都先后撤场了,而我们20年的租金已全部交付了”。

